關愛生命、促進健康是醫(yī)務工作者的崇高使命。作為一名醫(yī)務工作者,如何真正做到換位思考和用心關愛,是值得我們每一位白衣天使思考和踐行的重要問題。作為醫(yī)院護理的管理部門,我們經(jīng)常要求每位護士學會換位思考,但實踐證明,凡事情沒遇到自己身上,是很難做到真正意義上“換位”的。同事和家人生病后自己的感受,才能深刻體會到“換位思考”的真正涵義。
換位思考,看似一個非常簡單的道理,然而在實際生活中卻很難做到。很多人會認為,別人總是不理解自己,不體諒自己,而自己呢,卻也很少想到或者真正做到全面去理解他人、體諒他人。大部分人總是希望得到別人的尊重、支持和理解,醫(yī)患之間、同事之間、朋友之間都需要做到換位思考。生活中,我們常常遇到這樣的現(xiàn)象,不同的人對生活的關注點有所不同,思考問題的方式不同,因此,發(fā)生爭執(zhí)在所難免。這就需要我們冷靜下來,站在對方的角度去思考所需、所求、所要,做到這樣,許多你覺得匪夷所思的事會變得合情合理,至少可以試著去接受和理解。
人與人之間需要坦誠相待,護患之間更需要懂得和學會換位思考。換位思考,客觀上要求我們將自己的內心感受,如情感體驗、思維方式等與對方的需要聯(lián)系起來,站在對方的立場上體驗和思考問題,從而讓自己與對方在情感上得到親近和溝通,為增進相互理解奠定基礎,架起一座便于溝通與交流的橋梁。在醫(yī)院工作中,醫(yī)護人員面對相對弱勢的群體——患者,只有做到換位思考,理解患者的內心感受和所需,才會贏得患者的認可和信賴,只有不斷地換位思考,才會獲得患者更多的理解和尊重。醫(yī)護人員凡事都能做到換位思考,即使你心中有再大的委屈與怨氣也會被對方的熱情所融化、甚至消除。在相互磨合的過程中,雙方的心理取向才會越來越接近和融合。于是我說,學會換位思考,以一顆平常心去面對工作中的一切,你便會有意外的收獲。
換位思考,要求護理管理者不勉強別人和自己持相同意見。在一個團隊中,意見一致固然是好事,但是有不同的聲音才能開闊大家的思維,好的想法往往都是建立在不同的看法基礎上的。當我們在團隊中提出不同意見時,可能會得不到大家的認同,有時可能還會被忽略,但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想法,說明大家認真思考了,認真分析了,得出了與大家不一致的結論。也許別人不同的意見是工作中的更好建議,這就要求我們學會換位思考,求同存異,理解和重視與自己不一致的意見,尊重別人的想法,甚至需要適度采納,以至于能夠讓問題解決的更好。
生命給予了我們多元化的生活方式和對生命理解的多樣性內涵,時代賦予了醫(yī)護工作者更深層次的光榮職責。換位思考,其實就是要求我們做到,在你想要別人干什么的時候,要求自己首先做到什么。從點滴做起,以自我的垂范行動和榜樣的力量,引導和影響周圍的人,時刻站在對方的角度思考問題和處理事情,只有這樣,我們才能營造更加和諧的醫(yī)護患關系。(護理部 劉小勤)
用戶登錄
還沒有賬號?
立即注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