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1吃瓜网 视频,51吃瓜网 网址|51吃瓜网 往期视频_51吃瓜网 在线限时分享

歡迎訪問甘肅中醫(yī)藥大學附屬醫(yī)院      
返回首頁
科室導航
您的位置: 首頁 >詳細內(nèi)容
正確進行現(xiàn)場急救
  • 發(fā)布時間:2012-03-17
  • 點擊數(shù):
  • 【字體:
  【通氣】
  可采取如下措施:(1)解開衣領,迅速清除傷員口、鼻、咽喉的異物、凝血塊、痰液、嘔吐物等。(2)對下頜骨骨折而無頸椎損傷的傷員,可將頸項部托起,頭后仰,使氣道開放。(3)對于有顱腦損傷而深昏迷及舌后墜的傷員,可將舌拉出并固定,或放置口咽通氣管。(4)對喉部損傷所致呼吸不暢者,可作環(huán)甲膜穿刺或切開。(5)緊急現(xiàn)場氣管切開置管通氣。
  【止血】
  止血的主要目的是阻止傷口持續(xù)性出血,防止傷者出現(xiàn)因大量失血導致的休克和死亡,為傷者贏得寶貴的搶救時間,從而挽救生命。
  在現(xiàn)場急救止血過程中,一般首先應判斷傷者出血的原因:
  毛細血管破裂導致的出血多呈血珠狀,可以自動凝結。在現(xiàn)場無需特殊處理,或給予局部壓迫即可達到止血的目的。靜脈破裂的出血多為涌出,血色暗紅,大靜脈破裂導致的出血比較快速。動脈破裂導致的出血多為噴射狀或快速涌出,血色較鮮紅。
  止血的方法主要有局部壓迫止血、動脈壓迫止血和止血帶止血三種手段。
  1.局部壓迫止血:是最簡單有效的方法,對于絕大多數(shù)傷口的出血均可達到良好的止血效果。方法是使用紗布、繃帶、三角巾、急救包等對傷口進行加壓包扎。如果在事故現(xiàn)場無上述材料,可以使用清潔的毛巾、衣物、圍巾等覆蓋傷口,包扎或用力壓迫。在對肢體傷口的加壓包扎過程中,加壓力量達到止血目的即可,不宜過大,防止影響肢體的血液循環(huán)。對于上肢或小腿出血,在沒有骨折和關節(jié)損傷時,可采用屈肢加墊止血;若前臂或小腿出血,可在肘窩或腘窩加墊屈肢固定。
  2.動脈壓迫止血:對于局部壓迫,仍然無法達到止血目的的傷者,可以采用動脈壓迫止血的方法。簡單的說就是依靠壓迫出血部位近端的大動脈,阻斷出血部位的血液供應以達到止血目的。
壓迫腋動脈:在傷者腋下觸摸到腋動脈搏動后,以雙手拇指用力向傷者肩部方向壓迫該動脈,可以達到該側上肢止血的目的。
壓迫肱動脈:在上臂內(nèi)側觸及肱動脈搏動后,將該動脈用力壓向肱骨。此法用于阻止前臂傷口的出血。
壓迫橈動脈及尺動脈:在腕部掌側觸摸到橈動脈和尺動脈,同時壓迫,阻止手部的出血。
壓迫指動脈:用手捏住傷指指根兩側,可以阻止手指出血。
壓迫股動脈:在腹股溝(大腿根部)中點可以觸及股動脈搏動,用力下壓,可以阻斷同側下肢的出血。
對于前臂或手部出血者,還可采用在肘前放置紗布卷或毛巾卷,用力曲肘固定,達到止血目的。
  3.止血帶止血:如果采用局部壓迫止血無法達到目的,而壓迫動脈不便于傷員的轉(zhuǎn)運時,可以使用專用止血帶進行止血。在使用止血帶的過程中,應注意力量足夠。如果力量不足,可能導致止血帶沒有阻斷動脈血流,而僅使靜脈回流受阻,導致傷口出血更加兇猛,加速傷者的失血。
如果現(xiàn)場沒有止血帶,可以使用繃帶、繩索、領帶、毛巾、圍巾、衣物等替代,但嚴禁用鐵絲作為止血帶進行使用。
  【包扎】
  包扎的主要目的是:一、壓迫止血;二、保護傷口,減輕疼痛;三、固定。
  現(xiàn)場包扎使用的材料主要有繃帶、三角巾、十字繃帶等。如果沒有這些急救用品,可以使用清潔的毛巾、圍巾、衣物等作為替代品。包扎時的力量以達到止血目的為準。如果出血比較兇猛,難于依靠加壓包扎達到止血目的時,可使用動脈壓迫止血或使用止血帶。
  在包扎過程中,如果發(fā)現(xiàn)傷口有骨折端外露,切勿將骨折斷端還納,否則可能導致深層感染。
腹壁開放性創(chuàng)傷導致腸管外露的情況在交通意外中十分罕見。一旦發(fā)生,可以使用清潔的碗盆扣住外露腸管,達到保護的目的,嚴禁在現(xiàn)場將流出的腸管還納。
  【固定】
  固定的主要目的是防止骨折端移位導致的二次損傷,同時緩解疼痛。
  在現(xiàn)場急救中,固定均為臨時性的,因此一般以夾板固定為主。可以用木板、竹竿、樹枝等替代。固定范圍必須包括骨折鄰近的關節(jié),如前臂骨折,固定范圍應包括肘關節(jié)和腕關節(jié)。
如果事故現(xiàn)場沒有這些材料,可以利用傷者自身進行固定:上肢骨折者可將傷肢與軀干固定;下肢骨折者可將傷肢與健側肢體固定。
  【轉(zhuǎn)運】
  正確及時的轉(zhuǎn)運可能挽救傷者的生命,不正確的轉(zhuǎn)運可能導致在此之前的現(xiàn)場急救措施前功盡棄。
昏迷傷者的轉(zhuǎn)運:在昏迷患者的轉(zhuǎn)運過程中,最為重要的是保持傷者的呼吸道通暢。方法是使患者側臥,隨時注意觀察傷者。如果傷者出現(xiàn)嘔吐,應及時清除其口腔內(nèi)的嘔吐物,病情允許時將頭部偏向一側,防止誤吸。
  對于有脊柱損傷的傷者,搬動必須平穩(wěn),防止出現(xiàn)脊柱的彎曲。一般使用三人搬運法,保證患者在搬運過程中保持軸位,嚴禁背、抱或二人抬。運送脊柱骨折傷者,應使用硬質(zhì)擔架。有頸椎損傷者,搬運過程中必須固定頭部,如:在頸部及頭部兩側放置沙袋等物品,防止頭頸部的旋轉(zhuǎn)。注意,對懷疑有脊柱骨折或不能除外脊柱骨折者,必須按照有脊柱骨折對待。
  對于使用止血帶的傷者,必須在顯著部位注明使用止血帶的時間。如無條件,需向參與轉(zhuǎn)運者說明止血帶使用的時間,以防患肢缺血壞死。
電話:0931-8635008
郵編:730000
地址:蘭州市城關區(qū)嘉峪關西路732號

Copyright?2009 甘肅中醫(yī)藥大學附屬醫(yī)院 All Rights Reserved.
蘭州市城關區(qū)嘉峪關西路732號
電話:0931-8635008 郵編:730000

甘公網(wǎng)安備 62010202000821號

×

用戶登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