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1吃瓜网 视频,51吃瓜网 网址|51吃瓜网 往期视频_51吃瓜网 在线限时分享

歡迎訪問甘肅中醫(yī)藥大學附屬醫(yī)院      
返回首頁
科室導航
您的位置: 首頁 >詳細內容
腰間盤突出
  • 發(fā)布時間:2017-07-27
  • 點擊數(shù):
  • 【字體:
    一、概述
    腰椎間盤突出癥是很常見的疾患病的一種,主要是因為腰椎間盤各部分,尤其是髓核,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變后,在外力因素的作用下,椎間盤的纖維環(huán)破裂,髓核組織從破裂之處突出(或脫出)于后方或椎管內,導致相鄰脊神經根遭受刺激或壓迫,從而產生腰部疼痛,一側下肢或雙下肢麻木、疼痛等一系列臨床癥狀。腰椎間盤突出癥以腰4~5、腰5~骶1發(fā)病率最高,約占95%。

    二、病因
    1.腰椎間盤的退行性改變是基本因素
    髓核的退變主要表現(xiàn)為含水量的降低,并可因失水引起椎節(jié)失穩(wěn)、松動等小范圍的病理改變;纖維環(huán)的退變主要表現(xiàn)為堅韌程度的降低。
    2.損傷
    長期反復的外力造成輕微損害,加重了退變的程度。
    三、臨床表現(xiàn)
    (一)癥狀
    腰痛
    是大多數(shù)患者最先出現(xiàn)的癥狀,發(fā)生率約91%。由于纖維環(huán)外層及后縱韌帶受到髓核刺激,經竇椎神經而產生下腰部感應痛,有時可伴有臀部疼痛。
    (二)體征
    1.一般體征
    (1)腰椎側凸  是一種為減輕疼痛的姿勢性代償畸形。視髓核突出的部位與神經根之間的關系不同而表現(xiàn)為脊柱彎向健側或彎向患側。如髓核突出的部位位于脊神經根內側,因脊柱向患側彎曲可使脊神經根的張力減低,所以腰椎彎向患側;反之,如突出物位于脊神經根外側,則腰椎多向健側彎曲。
    (2)腰部活動受限  大部分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腰部活動受限,急性期尤為明顯,其中以前屈受限最明顯,因為前屈位時可進一步促使髓核向后移位,并增加對受壓神經根的牽拉。
    四、治療
    1.非手術療法
    腰椎間盤突出癥大多數(shù)病人可以經非手術治療緩解或治愈。其治療原理并非將退變突出的椎間盤組織回復原位,而是改變椎間盤組織與受壓神經根的相對位置或部分回納,減輕對神經根的壓迫,松解神經根的粘連,消除神經根的炎癥,從而緩解癥狀。非手術治療主要適用于:①年輕、初次發(fā)作或病程較短者;②癥狀較輕,休息后癥狀可自行緩解者;③影像學檢查無明顯椎管狹窄。
    (1)絕對臥床休息  初次發(fā)作時,應嚴格臥床休息,強調大、小便均不應下床或坐起,這樣才能有比較好的效果。臥床休息3周后可以佩戴腰圍保護下起床活動,3個月內不做彎腰持物動作。此方法簡單有效,但較難堅持。緩解后,應加強腰背肌鍛煉,以減少復發(fā)的幾率。
    (2)牽引治療  采用骨盆牽引,可以增加椎間隙寬度,減少椎間盤內壓,椎間盤突出部分回納,減輕對神經根的刺激和壓迫,需要專業(yè)醫(yī)生指導下進行。
    (3)理療和推拿、按摩  可緩解肌肉痙攣,減輕椎間盤內壓力,但注意暴力推拿按摩可以導致病情加重,應慎重。
     2.手術治療
    (1)手術適應證  ①病史超過三個月,嚴格保守治療無效或保守治療有效,但經常復發(fā)且疼痛較重者;②首次發(fā)作,但疼痛劇烈,尤以下肢癥狀明顯,患者難以行動和入眠,處于強迫體位者;③合并馬尾神經受壓表現(xiàn);④出現(xiàn)單根神經根麻痹,伴有肌肉萎縮、肌力下降;⑤合并椎管狹窄者。
    (2)手術方法  經后路腰背部切口,部分椎板和關節(jié)突切除,或經椎板間隙行椎間盤切除。中央型椎間盤突出,行椎板切除后,經硬脊膜外或硬脊膜內椎間盤切除。合并腰椎不穩(wěn)、腰椎管狹窄者,需要同時行脊柱融合術。
    近年來,顯微椎間盤摘除、顯微內鏡下椎間盤摘除、經皮椎間孔鏡下椎間盤摘除等微創(chuàng)外科技術使手術損傷減小,取得了良好的效果。
    五、預防
    腰椎間盤突出癥是在退行性變基礎上積累傷所致,積累傷又會加重椎間盤的退變,因此預防的重點在于減少積累傷。平時要有良好的坐姿,睡眠時的床不宜太軟。長期伏案工作者需要注意桌、椅高度,定期改變姿勢。職業(yè)工作中需要常彎腰動作者,應定時伸腰、挺胸活動,并使用寬的腰帶。應加強腰背肌訓練,增加脊柱的內在穩(wěn)定性,長期使用腰圍者,尤其需要注意腰背肌鍛煉,以防止失用性肌肉萎縮帶來不良后果。如需彎腰取物,最好采用屈髖、屈膝下蹲方式,減少對腰椎間盤后方的壓力。
電話:0931-8635008
郵編:730000
地址:蘭州市城關區(qū)嘉峪關西路732號

Copyright?2009 甘肅中醫(yī)藥大學附屬醫(yī)院 All Rights Reserved.
蘭州市城關區(qū)嘉峪關西路732號
電話:0931-8635008 郵編:730000

甘公網安備 62010202000821號

×

用戶登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