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1吃瓜网 视频,51吃瓜网 网址|51吃瓜网 往期视频_51吃瓜网 在线限时分享

歡迎訪問甘肅中醫(yī)藥大學附屬醫(yī)院      
返回首頁
科室導航
您的位置: 首頁 >詳細內(nèi)容
利尿止痛合劑在肛腸疾病術(shù)后的臨床觀察
  • 發(fā)布時間:2012-07-28
  • 點擊數(shù):
  • 【字體:
  我科于2003-2008年將自擬方利尿止痛合劑方用于治療肛腸病術(shù)后,解決患者小便不暢,大便秘結(jié),傷口疼痛、水腫、愈合較慢等癥,取得了滿意的臨床療效,現(xiàn)報道如下:
  1資料與方法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  1.1臨床資料:
  本組手術(shù)患者206例,以手術(shù)順序隨機分為兩組,治療組104例,男62例,女42例,年齡15-81歲,平均41.5歲;病程1天至25年。對照組102例,男57例,女45例,年齡18-80歲,平均43.3歲;病程2天至23年。兩組病例均為住院患者,在性別、年齡、病程、病情、麻醉等一般資料無統(tǒng)計學差異(P>0.05),具有可比性。診斷標準參照國家中醫(yī)藥管理局1995年頒布實施的《中醫(yī)肛腸科病證診斷療效標準》。患者病種分組見表1
    1 兩組患者病種分組

 

 
混合痔
肛裂
肛周膿腫
 肛瘺
患者總數(shù)
   94
   32
   38
  42
對照組
   42
   19
   18
   23
治療組
   52
   13
   20
   19
  1.2治療方法:
  1.2.1兩組患者均術(shù)后常規(guī)用一組抗炎、止血藥,同病種治療方案相同,術(shù)后第一天起,每位患者常規(guī)用中藥腸風散20g坐浴,中藥玉紅膏換藥,每日一次。
  1.2.2對照組患者,術(shù)后傷口疼痛者,口服氨酚待因10㎎,一日3-4次,疼痛減輕即停,疼痛不能耐受者,肌注度冷丁50mg,一到兩次。大便干燥者,給通便膠囊(我院自制劑)3粒,每晚睡前口服。小便排不出者,經(jīng)下腹部熱敷、用流水聲刺激后或肌注新斯的明1mg,仍不能排出,且自覺小腹憋脹疼痛,給予導尿。肛緣水腫疼痛,換藥及解大便時痛苦,外敷古墨膏減輕癥狀,肛門墜脹、疼痛,指診肛門有粉紅色分泌物,經(jīng)多次擴肛后墜脹感消失。
  1.2.3治療組患者手術(shù)后3小時開始,口服利尿止痛合劑的煎劑100ml(本院自動煎藥機煎藥包裝) ,一日三次,飯后服用,共三天。利尿止痛合劑藥物組成:萹蓄 10g、瞿麥10g、赤茯苓10g、秦艽12g、防風10g、桃仁10g、麻仁10g、當歸10g、元胡12g、蒼術(shù)12g、黃柏12g、槐花12g、大黃10g、炙甘草6g。
1.3療效判定標準:痊愈:小便如常,傷口疼痛不明顯,癥狀及體征均消失,痔消失,裂口或傷口愈合。顯效:無尿潴留,傷口疼痛不明顯,無須服止痛藥,癥狀及體征改善明顯,痔核縮小≥2/3,裂口或傷口明顯縮小,無水腫。有效:小便不暢,傷口疼痛明顯,需服止痛藥止痛,癥狀及體征略有改善,痔核縮小≥1/3,裂口或傷口略有縮小,有水腫。無效:需導尿,疼痛需多次用杜冷丁等止痛藥,癥狀及體征均無變化。
  1.4統(tǒng)計學處理方法: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,等級資料采用Ridit分析。
  2.結(jié) 果:
  2.1兩組臨床療效比較
  結(jié)果表明,兩組總體療效有顯著性差異,P<0.05,治療組療效優(yōu)于對照組。見表2。
  表2 兩組臨床療效比較
組別
n
痊愈
顯效
有效
無效
有效率(%)
治療組
104
90
9
4
1
99.1*
對照組
102
59
16
14
13
87.2
  注:與對照組比較*P<0.05
  2.2兩組痊愈時間比較
  結(jié)果表明,兩組治療后的痊愈時間有顯著性差異(P<0.05)。見表3。
  表 3 兩組痊愈時間比較(-x±s)
組別
混合痔﹙d﹚
肛裂﹙d﹚
肛周膿腫﹙d﹚
肛瘺﹙d﹚
治療組
12.4±1.1-*
12.3±1.3*
9.2±0.8*
15.3±1.1*
對照組
17.2±1.2
18.5±0.8
13.1±0.5
21.4±0.9
   注:與對照組比較*P<0.05
  3討論:
  中醫(yī)學認為,在人體肛門直腸疾病中,常見的發(fā)病因素有風、濕、燥、熱等外邪,常因飲食不節(jié)、起居不慎、情志內(nèi)傷、房勞過度等引發(fā),導致血氣虧損,脾胃受損,運化無力,升降失常,濕邪不化,郁而化熱,濕熱內(nèi)生致邪毒下注,積聚肛門而發(fā)病。術(shù)中填塞壓迫致小便不暢,氣滯血瘀,不通則痛致傷口疼痛,治療主要是清熱利尿、祛風利濕、止痛止血、養(yǎng)陰潤燥。而利尿止痛合劑有清熱利尿、行氣止痛、祛風活血、潤腸通便的作用。其中萹蓄、瞿麥、赤茯苓利尿通淋,清熱利濕使小便通暢,秦艽、防風祛風除濕,和血舒筋而止痛。桃仁、當歸、元胡活血行滯而止痛,補血養(yǎng)陰以固本,潤燥滑腸而通便。濕源于脾,脾虛則濕生,故用蒼術(shù)之苦溫以健脾燥濕,黃柏之苦寒以清熱燥濕,二者相伍則熱祛濕除。槐花清大腸濕熱,涼血止血,祛風散邪。大黃、麻仁潤燥滑腸,大便軟 ,則疼痛減。炙甘草調(diào)和諸藥、緩急止痛。
綜上所述,本方用藥簡單,配伍嚴謹,療效卓著,因肛門部位神經(jīng)豐富,術(shù)后疼痛明顯,復因小便不暢,又需導尿,再次增加患者恐懼心理及生活不便,而服用本藥大大減輕了患者的術(shù)后痛苦,深受患者喜愛,也充分發(fā)揚了中醫(yī)藥從根本上解決患者痛苦的優(yōu)勢。所以值得我們進一步臨床研究推廣應用。
電話:0931-8635008
郵編:730000
地址:蘭州市城關(guān)區(qū)嘉峪關(guān)西路732號

Copyright?2009 甘肅中醫(yī)藥大學附屬醫(yī)院 All Rights Reserved.
蘭州市城關(guān)區(qū)嘉峪關(guān)西路732號
電話:0931-8635008 郵編:730000

甘公網(wǎng)安備 62010202000821號

×

用戶登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