劉寶厚教授對糖尿病腎臟病的中醫(yī)辨證治療特色總結
- 發(fā)布時間:2015-04-21
- 點擊數(shù): 次
- 【字體:小 大】
糖尿病腎臟病是糖尿病并發(fā)的微血管病變,其特征是微血管基底膜增厚,微血管瘤形成和微循環(huán)障礙,因此在整個糖尿病腎臟病治療過程中,必須加強活血通絡藥物的應用,劉寶厚教授常在辨證的基礎上選加水蛭、地龍、三七、莪術、丹參、川芎、紅花等活血化瘀藥,不僅能減少尿蛋白,而且還能延緩DKD進展,減慢GFR丟失。所以,辨證準確,用藥精當,既能減少西藥用量,穩(wěn)定血糖,控制血壓,又能減少微量白蛋白尿/蛋白尿,延緩DKD進展,減慢GFR丟失。
劉寶厚教授對81例早期糖尿病腎臟病氣陰兩虛證患者,按2:1隨機分為兩組,治療組54例采用中藥(由黃芪、太子參、黃精、生地、玄參、麥冬、山藥、丹參、水蛭粉、莪術、地龍等組成),配合格列喹酮、貝那普利治療。對照組27例單純采用格列喹酮、貝那普利治療,療程3個月。觀察了臨床療效和血液流變學的變化。結果:治療組總有效率為87.04%,對照組為66.66%,治療組療效明顯優(yōu)于對照組(P<0.01)。治療組的臨床癥狀顯著改善,微量白蛋白尿/蛋白尿明顯減少,血壓正常,血糖維持穩(wěn)定,血液流變學的全血黏度、血漿黏度和纖維蛋白原等指標均有明顯改善,說明益氣養(yǎng)陰,活血通絡中藥協(xié)同降糖、降壓藥的西藥,對治療早期糖尿病腎臟病是一種有效措施。
用戶登錄
還沒有賬號?
立即注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