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國生姜的栽培范圍很廣,將其進行加工后出售,效益可觀,簡單易學。現(xiàn)介紹5種生姜制品的加工方法。
1.醬姜。原料配比:姜坯100千克、豆豉15千克、一級醬油3千克、60度白酒1千克、安息香酸鈉100克。制作過程:將姜坯切成塊瓣,再按姜形大小切成3~4片,置于竹席上曝曬,每100千克姜片曬至60千克左右。與此同時,將豆豉放在木甑內(nèi)蒸至甑蓋邊,出現(xiàn)大氣即可。將蒸好冷卻的豆豉拌入曬干的姜片內(nèi)裝壇,要求一層姜還一層豆豉,入壇后壓緊封口。經(jīng)10~15天后取出,仔細篩去豆豉,再在姜片內(nèi)放入醬油、白酒、安息香酸鈉后拌勻、入壇壓緊、密封。再經(jīng)20~30天,即得黃褐色、味鮮、辛辣、脆嫩的醬姜制品,然后包裝出售。
2.糟姜。原料配比:新鮮姜100千克、食鹽2千克、紅糟13千克。制作過程:將生姜洗凈去皮,放入缸中,然后將食鹽加35千克清水燒沸,冷卻后加入紅糟拌勻即為糟汁,倒入缸中,糟汁以淹沒生姜為度。腌浸30天后,即得糟姜成品。糟姜貯于糟汁中,能經(jīng)年不壞。
3.姜片干。選肥大無嫩芽的新鮮姜切片,用沸水燙5~6分鐘,使姜內(nèi)的淀粉潤潔。然后每100千克鮮姜用硫磺1.5千克進行5分鐘左右的熏硫溜,爾后用冷水洗凈,再送入烘干室內(nèi)烘干,溫度以65℃~70℃為宜。烘時溫度應(yīng)逐漸上升,免得淀粉糖化、變質(zhì)發(fā)黏。經(jīng)過烘干,即得姜片干成品。具有回陽、溫肺化痰、溫經(jīng)止血的作用(未經(jīng)加工的生姜,有發(fā)散風寒、溫中止嘔、解毒的作用)。
4.酸姜。選擇幼嫩、無蟲眼、無傷疤的鮮姜,洗凈、曬干后切成塊瓣,再按每100千克塊瓣加香醋35千克、食鹽10千克、花椒1千克的比例配合,一起入缸內(nèi)浸腌(將缸置于低溫的室內(nèi)),經(jīng)常攪動。經(jīng)15天左右,即得別具風味的酸姜。
5.糖姜片。原科配比:鮮姜50千克、白砂糖30千克、白糖粉4千殼。制作過程:將鮮姜斜切成薄片,加清水40千克放在鍋內(nèi)煮沸,撈出漂洗干凈,榨去水分。再用白砂糖和清水11千克放入鍋內(nèi)煮沸,倒入榨去水分的姜片,上下翻動煮90分鐘左右,至糖液濃厚、下滴成珠時,即可離火撈出。最后,用白糖粉抖勻攤曬一天后篩去多余的糖粉,干燥后即為糖姜片成品。
用戶登錄
還沒有賬號?
立即注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