膏藥是一類常用的外用藥,具有使用方便、價格低廉、療效顯著等特點。
家庭中常用的有黑膏藥(如千山活血膏、羅浮山風濕膏等)和橡皮膏(如狗皮膏、通絡祛痛膏、跌打鎮(zhèn)痛膏等)。
貼膏藥雖然是一件小事,但其中的學問可不少,下面,藥師就來跟您說說膏藥那些事兒,首先,要看看膏藥的分類:
膏藥的分類
綜合古今膏劑大致可分為四類:
煎膏、軟膏、硬膏、敷藥。其中最常用的當屬軟膏劑和硬膏劑,硬膏劑又可分為黑膏藥、松香膏、橡皮膏、巴布膏劑、透皮貼劑。
我們重點先講講以橡皮膏和黑膏藥為主的中藥膏藥。
中藥膏藥作用機理
中藥膏藥是運用中藥歸經(jīng)為原則,由多種中草藥組方而成,以發(fā)揮藥物的良好效果。藥物可透入皮膚產(chǎn)生消炎、止痛、活血化瘀、開竅透骨、祛風散寒等效果。
藥物在患處通過皮膚滲透到皮下組織,在局部產(chǎn)生藥物濃度的相對優(yōu)勢,從而發(fā)揮較強的藥理作用。
藥物穿通皮膚及黏膜后,經(jīng)過血管或淋巴管進入體循環(huán),也可產(chǎn)生全身性藥物作用。
膏藥的使用方法
普通型膏藥
1、貼膏藥之前,應先將局部清理干凈,擦拭干凈后再貼。如果患處有毛發(fā)覆蓋應該先清理干凈毛發(fā),否則既達不到治療效果,又會因撕揭時帶起毛發(fā)引起疼痛。
2、選準疼痛位置或按穴位貼敷,粘貼時先將膏藥與橡膠襯墊分開一部分,粘貼于最痛處附近,順著痛點方向邊粘邊將襯墊撕去,可以準確地將膏藥中央置于痛點,并且可使膏藥粘貼平整無褶。
特殊型膏藥
1、黑膏藥:像羅浮山風濕膏、千山活血膏都屬于黑膏藥,這種膏藥在使用前需要加溫軟化后再貼于患處。
加溫時可將膏藥放在酒精燈或蠟燭的微火上烘烤化開,等烘烤后的膏藥不燙皮膚時再貼敷,也可用吹風機或電暖器將膏藥化開后貼敷。
2、消痛貼:在使用時應先將藥水灑在膏藥上潤濕后再貼于患處。
3、寒痛樂熨劑:適用于腰、腿部疼痛的患者,可將捆綁藥袋置于腰或腿部上有持續(xù)發(fā)熱的功效。
使用時將藥袋晃動數(shù)次,使藥物充分松散,手摸有熱感時置于固定袋內(nèi)捆綁于痛患處,產(chǎn)熱過程中如有結(jié)塊可用手輕輕揉散,但一定要注意調(diào)節(jié)溫度,防止燙傷皮膚。
注意事項:
1、貼膏藥的時間不宜太長,貼敷時間建議8-12小時以防止皮膚過敏。
2、如果貼膏藥后局部皮膚出現(xiàn)丘疹、水泡、自覺瘙癢劇烈,說明對此膏藥過敏,應立即停止貼敷,并進行抗過敏治療,必要時去醫(yī)院就診。
3、患處有紅腫及潰爛時不宜貼敷,以免發(fā)生化膿性感染。
4、對于不好撕下的膏藥可使用紅花油、松節(jié)油等制劑清理皮膚。
5、凡是含有麝香、乳香、紅花、沒藥、桃仁等活血化瘀成分的膏藥,孕婦均應禁用。特別是孕婦的臍部、腹部、腰骶部都不宜貼膏藥,以免局部刺激引起流產(chǎn)。
6、未用完的膏藥一定要密封好置于陰涼干燥處,以防藥物揮發(fā),如天氣炎熱,可置于冰箱中保存。
用戶登錄
還沒有賬號?
立即注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