炎炎夏日,天氣悶熱。在悶熱而潮濕的夏季,人們?nèi)菀壮霈F(xiàn)沒食欲、全身乏力,甚至中暑的癥狀,而過度貪涼又很容易引起感冒、腹瀉。因此,在夏季更要重視預防保健,喝上一杯中藥茶飲,可以起到養(yǎng)生保健的功效。一起來認識一下這些養(yǎng)身中藥吧。
薄荷
本品呈不規(guī)則的段。莖方柱形,表面紫棕色或淡綠色,具縱棱線,棱角處具茸毛。切面白色,中空。葉多破碎,上表面深綠色,下表面灰綠色,稀被茸毛。輪傘花序腋生,花萼鐘狀,先端5齒裂,花冠淡紫色。揉搓后有特殊清涼香氣,味辛涼。
薄荷辛,涼。歸肺、肝經(jīng)。具有疏散風熱,清利頭目,利咽,透疹,疏肝行氣的功效。用于風熱感冒,風溫初起,頭痛,目赤,喉痹,口瘡,風疹,麻疹,胸脅脹悶。
金銀花
本品呈棒狀,上粗下細,略彎曲,長2~3cm,上部直徑約3mm,下部直徑約1.5mm。表面黃白色或綠白色(貯久色漸深),密被短柔毛。偶見葉狀苞片。花萼綠色,先端5裂,裂片有毛,長約2mm。開放者花冠筒狀,先端二唇形;雄蕊5,附于筒壁,黃色;雌蕊1,子房無毛。氣清香,味淡、微苦。
金銀花自古被譽為清熱解毒的良藥。它甘,寒。歸肺、心、胃經(jīng),甘寒清熱而不傷胃,芳香透達又可祛邪。既能清熱解毒,又可以疏散風熱。用于癰腫疔瘡,喉痹,丹毒,熱毒血痢,風熱感冒,溫病發(fā)熱。
夏枯草
本品呈圓柱形,略扁,長1.5~8cm,直徑0.8~1.5cm;淡棕色至棕紅色。全穗由數(shù)輪至10數(shù)輪宿萼與苞片組成,每輪有對生苞片2片,呈扇形,先端尖尾狀,脈紋明顯,外表面有白毛。每一苞片內(nèi)有花3朵,花冠多已脫落,宿萼二唇形,內(nèi)有小堅果4枚,卵圓形,棕色,尖端有白色突起。體輕。氣微,味淡。
夏枯草辛、苦,寒。歸肝、膽經(jīng)。具有清肝瀉火,明目,散結(jié)消腫的功效。用于目赤腫痛,目珠夜痛,頭痛眩暈,瘰疬,癭瘤,乳癰,乳癖,乳房脹痛。
淡竹葉
淡竹葉為禾本科,長25~75cm。莖呈圓柱形,有節(jié),表面淡黃綠色,斷面中空。葉鞘開裂。葉片披針形,有的皺縮卷曲,長5~20cm,寬1~3.5cm;表面淺綠色或黃綠色。葉脈平行,具橫行小脈,形成長方形的網(wǎng)格狀,下表面尤為明顯。體輕,質(zhì)柔韌。氣微,味淡。
淡竹葉甘、淡,寒。歸心、胃、小腸經(jīng)。能清熱瀉火,除煩止渴,利尿通淋。用于熱病煩渴,小便短赤澀痛,口舌生瘡。對于牙齦腫痛、口腔炎等有良好的療效,民間多用其莖葉制作夏日消暑的涼茶飲用。
藿香
本品呈不規(guī)則的段。莖略呈方柱形,表面灰褐色、灰黃色或帶紅棕色,被柔毛。切面有白色髓。葉破碎或皺縮成團,完整者展平后呈卵形或橢圓形,兩面均被灰白色絨毛;基部楔形或鈍圓,邊緣具大小不規(guī)則的鈍齒;葉柄細,被柔毛。氣香特異,味微苦。
藿香有芳香化濁,和中止嘔,發(fā)表解暑的功效。可用于濕濁中阻,脘痞嘔吐,暑濕表證,濕溫初起,發(fā)熱倦怠,胸悶不舒,寒濕閉暑,腹痛吐瀉,鼻淵頭痛。藿香還有殺菌功能,口含一葉可除口臭,預防傳染病,并能用作防腐劑。夏季用藿香煮粥或泡茶飲服,對暑濕重癥,脾胃濕阻,脘腹脹滿,肢體重困,惡心嘔吐有效。
藥師提醒您,中藥不能隨便吃,請在醫(yī)生的專業(yè)指導下進行用藥~
用戶登錄
還沒有賬號?
立即注冊